影音Podcast

2021-12-13
人口只有三十幾戶的薑麻園社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由居民輪流擔任,不隨意更動幹部,以確保運作方向基於成員共識。由協會經營的遊客服務中心裡展售居民自家農產品,營運利潤所得支撐協會員工薪資。每年秋季的薑麻節,從最初的社區活動,如今已成為遊客不遠千里而來參加的慶典。
2021-12-13
2016年,廖宜霈和林筱菁兩人自外地來到七股漁村落腳,前三年專注開發食魚教育課程教材及與學校合作培訓小小解說員。第四年起,深入和漁民、台江國家公園合作培養七股和安南地方帶路人、推出虱目魚和文蛤繪本、設計漁村體驗遊程,消費者與生產者一齊營造生態共好社區。
2021-12-13
鄰近台塑六輕的海豐村以文蛤和白蝦養殖為核心產業,面臨人口外移與高齡化影響,海豐社區發展協會近年以綠色照顧為重心,聚集居民攜手經營社區農園和樂齡𥴊仔店。社區產品以台文正字標示並加註羅馬拼音,營造以台語為母語的長輩對社區認同與凝聚向心力。
2021-12-13
以孩童課後照顧、農村產業發展為職志的善導書院,成立「幸福食間」社會企業運營高樹盛產的鳳梨、芋頭、火龍果加工及販售業務,透過採果與農事體驗行程吸引遊客。書院宛如一座佇立在農地上的城堡,展開雙臂保護農村孩子、高齡長者與小農。
2021-12-13
陳光鏡和同樣出身北斗的太太蔡慧璇,2016年帶著小孩返鄉定居,利用家中田地種植自然農法黃豆,田野勤學就此誕生。他懷抱「農.食.育」理念,結合農業生產、料理實作到科學知識,設計國產大豆創藝農食旅、黃豆耕作見學、黃金大豆三部曲等系列課程,重新認識國產雜糧。
2021-12-13
塭仔村是虱目魚、台灣鯛、白蝦產區,社區靈魂人物吳淑芳強調「放伴、分張、合作」的輪流幫忙、慷慨分享、合作互助概念,是維持社區活力迄今二十年不墜的關鍵因素。融入新住民家鄉飲食文化設計創意料理,與廚師合作「生態廚房」,社區透過多元嘗試挑戰,傳達東石漁鄉的獨特魅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