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遊吧】以「食魚教育」跟「海洋永續」為核心

前言:本文為「EP6|洄遊吧:讓吃魚變成一件又潮又永續的事」podcast節目上半集之文字摘要。



食農+,為你的飲食生活加值,我是大享食育協會的黃嘉琳。

這一集的食農+,我們到了一個好山好水好不無聊的花蓮。在花蓮的七星潭呢,是每一個到花蓮造訪的遊客,必去的景點;但是在這個海邊,有一個非常神奇的食農教育的空間,它叫作「洄遊吧 Fishbar」。

我們今天要跟黃紋綺,就是「洄遊吧 Fishbar」的創辦人來聊聊,這一個由年輕的團隊所打造的食農教育的基地,特別是食魚教育的基地,它是怎麼在眾多的競爭當中,開創出一片天地,並且為台灣的食魚教育,做出很不一樣的面貌。



從官網介紹得知,洄遊吧 Fish Bar 團隊是一群愛海的人,想要喚起大家對海洋環境的重視,讓更多人認識漁業和海洋,也想實踐一個理念,「做對環境友善的事情,是否也能自給自足?」

洄遊吧以「鮮撈、平台、體驗」3 個面向建立品牌特色,希望漁業不只是一級的捕撈,也有二級加工、三級觀光與體驗教育。想請紋綺介紹團隊成員與各自負責的業務項目,以及洄遊吧的核心理念和延伸發展的商品。

我們公司主要就是以「食魚教育」跟「海洋永續」為核心,那公司其實就是以像這樣的一個核心去提供比較大的、三個面向的服務,包含我們的「洄遊鮮撈」、我們的「漁貨商品的販售」,那還有就是「洄遊潮體驗」食魚教育的活動,跟「洄遊新知」,就是協助像是公部門跟私部門的食魚教育的一些專案的一些服務跟結合。
在這三個服務項目裡面,我們就是回到思考說:我們怎麼去透過跟台灣在地的這些,像是比較友善的捕撈漁法的業者,來去做合作。

從一級的現場一線的捕撈,到二級的加工,到三級的觀光,那串起來,現在的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它其實是一個「六級產業」的一個發展。

這三個服務項目,其實就包含像剛剛跟大家提到「洄遊鮮撈」的這一塊。那我們的鮮撈產品,其實是由我們自己公司,在包含「食魚教育」跟「海洋永續」的這個概念。那鮮撈的,我們每包產品,它的合作的像漁法,都是屬於「被動式捕撈」。

什麼是「被動式捕撈」?其實就是屬於魚可能自己上鉤,或是魚自己游進來,所以我們合作的漁法就是包含像是:一支釣,或像是定置漁場的業者。那包含也是,不是說欸所有這些被動式捕撈的漁法的漁貨我們都會收,我們其實還會去篩選哪一些魚種,譬如說,我們是參考中央研究院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還有包含像是「IUCN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那我們在魚種的篩選上面,也會販售是數量比較多的,所以歸類是「紅燈」的魚種,我們就不會去做販售。

當然,其實回到捕撈的方式、魚種的篩選,那很重要的,就是在「產品」的上面,我們的每一包魚上面,都有牠自己專屬的身份證,所以你在每一包魚上面會看到牠捕撈的時間、漁法、漁場、海域,還有這隻魚牠中文的名稱;還有你會看到我們每一包魚上面都有牠自己原本的長相跟樣子,因為有一些魚可能已經被分切,或是牠可能已經變成是一塊一塊,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再看到牠的原型。

在這個標籤上面,我們洄遊吧算是全台灣第一間,針對嚴禁海這些野生的魚,或我們做到像這樣的產品,溯源的一個標示。

那還有包含就是,我們的每一包上面都有牠自己專屬的QRcode,所以你在進一步連接到這個QRcode,你上面也會看到牠可以怎麼料理,包含像是影片、食譜,還有一些圖片,然後還有怎麼樣去做料理是可以很簡單的方式。在我們的產品上面,也都有去做介紹。

另外在「體驗服務」的這一塊,我們其實也會搭配,希望大家可以到產地,到花蓮七星潭這個地方,我們自己有一個食魚教育的體驗館。來這個地方,你可以看到實際漁場的漁人,他們去做結載魚貨、衝浪、拍賣,然後到在這個地方,你可以了解一隻魚從大海到餐桌的過程;你可以眺望整個非常蔚藍、美麗的七星潭海灣風景。
還有包含我們會在做當季類的季節的觀察,因為洄遊吧主要在做的食魚教育,是針對野生海魚,所以你在不同的季節來,你會認識到的魚明星都不一樣,你會有機會跟牠握手見面會,實體地跟牠做近距離互動跟觀察;到最後,你還可以自己料理 DIY,煮一道豐盛的料理,透過像這樣子的一個很有趣、很好玩的方式,去認識我們台灣自己在地的這些水產跟在地這些漁人的故事。

那當然還有包含剛剛提到,就是在「平台」這一塊的部分,因為現在在做「數化」的這塊其實也非常重要,所以我們洄遊吧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面,你可以看到我們有一系列,包括像是漁人,或是魚類知識的介紹。我們會搭配我們的產品跟體驗活動,它都是一個「線上」跟「線下」做一個交流。

所以其實在核心的夥伴裡面,你可以看到,因為我們有這 3 個比較不一樣的服務項目,所以合作的夥伴就有包含是有海洋的專業、食魚教育的背景;也有包含是商品開發、產品的通路,跟像是比較數化、科技串連等一系列的不同夥伴的專業。我們其實也希望可以透過像這樣的複合式服務的方式,希望可以把台灣的食魚教育跟海洋永續的概念來去做更多地分享跟推廣。

 

嘉琳:大家大概都還蠻認識紋綺的,妳原來是唸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和工程學系耶,唸到碩士。而在之前的訪談當中,都還提到說,妳可能還有進一步深造的考量;但是妳把這些可能也喜歡博士啊,或者學術的這個理想放棄,回到自己的家鄉花蓮,就用像現在妳舅舅在做的這個定置漁場,做一個創業的起點。這個過程當中,應該有很多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也會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辛酸,可以聊聊看妳回到花蓮,這六年當中的酸甜苦辣嗎?


其實當初為什麼會想要創立洄遊吧,其實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那時候其實讀中山,然後進去。之前為什麼會選擇這個科系,是因為我的家族,就是在我的外公家,家族的產業就是在從事傳統漁業這一塊。

雖然我是台北出生長大,但是我在寒暑假的時候都會回到花蓮去看阿公家的漁場,也會有機會跟舅舅他們出海。所以小時候對於海的印象或是跟海洋的互動,可能就會跟其他像我這個年紀的小朋友不太一樣。那也是因為有家人的情感在這個地方,我跟海的連結其實非常緊密。後來,也影響到我在申請大學跟碩士,就直接是讀了海洋相關的學系,中山大學的海工系。

一直到進學校,開始在學校去做海洋相關的一些瞭解跟調查,我還記得我在大一剛進去的時候,那時候我的教授就一直在提到說,台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其實大家可以看啊,就是這句話其實在那個時候,我進去讀大學,到現在,台灣一直在討論這件事情。我們明明就是一個海島,可是為什麼生活在海島上面的我們對海洋周邊的這些資源,或這些環境,我們其實認識沒有那麼多。我們其實在吃我們餐桌上的蔬菜水果,小朋友們跟大朋友們都可以很輕易地講出來這個蔬菜或是水果的名字,或是在什麼季節可以吃什麼樣的蔬菜跟水果;可是,回到是「魚」,我們可能連那隻魚的名字跟我們可能大部分大家所吃的魚,不外乎就是鮭魚、鱈魚這些進口魚,那怎麼去透過,就是「魚」,牠其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接近海洋的媒介,去串連人跟海洋的關係。

所以那時候其實開始進到中山,開始去思考這些問題,也開始去想說「欸那怎麼去透過比較有趣的方式讓大家去認識海洋?」當然那時候其實也開始有一些創業規劃。

原本人生規劃其實是要出國讀書讀博班,所以那時候跟我的老闆,也接了一些公部門的案子,去國外也看了不同地方,他們對於海洋或是環境管理的一些規劃,就發現自己好像其實,就像剛剛前面跟大家提到,就是怎麼去透過比較有趣的方式認識海洋,而不是透過學術研究或是寫 paper 等,像這樣比較文字的東西,所以,後來也開始影響到我:那有沒有可能可以實際地透過「創業」,還有就是「怎麼去證明對於環境友善、對於海洋友善」其實是可以永續地經營?所以開始有了前面的這些概念跟發想,然後也開始回到花蓮。在 2016 年回去到花蓮實際蹲點。

一開始回去,不是馬上就開始做商業模式的建構,其實是花了快 1 年多的時間,實際跟花蓮七星潭這邊在地的漁人、不同的漁場,去跟他們做田野調查、互動跟聊天。在那時候其實把蠻多的資訊,我自己也在整理、在看,不管是透過影片或是像是訪談、文字的方式。那那時候也開始分享到洄遊吧的粉絲專頁上面,去讓更多人一起去了解這件事情。

那開始是從線上跟我自己去做蹲點,我們開始去了解不同間漁場他們的狀況跟文化。

我們一開始也在思考說:如果我們要跟他們做進一步的結合,那怎麼樣是可以透過尊重在地、跟地方的方式,就是可以比較長久地,讓七星潭這個地方、這些傳統的漁業產業,所以前面花了像這樣的時間。

那到後面洄遊吧開始發展商業模式、活動帶領,到現在商品開發的出現,這一路走來,其實真的要很謝謝七星潭在地的,不管是傳統的這些漁場的產業、二三代的哥哥,包含七星潭這邊的漁村的長輩跟前輩,因為他們對我們來說,他們的經驗都是很重要的內容,才有辦法讓我們去做後續,做不管是商品開發、活動帶領,它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

這五年走來,其實也真的很幸運,我們其實也努力在做這一塊,希望可以把七星潭在地的這些特色,漁村的產業跟漁人的故事,讓更多人來去做認識。
三、洄遊吧與其他產業的跨領域合作

分享

相關社區名單

花蓮縣新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