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光社區】從戲說雷光火戲劇看見歷史文化與飲食

前言:本文為「EP9|電光社區:不只吸引旅客更讓居民生活有感」podcast節目上半集之文字摘要。

 


食農 plus,為你的飲食生活加值,我是大享食育協會的黃嘉琳。今天的食農plus我們開拔到,雖然是十一月但是大家都汗流浹背,因為我們被外面的陽光曬得非常舒服的台東,這裡很漂亮的地方,我們就看到有一些稻子已經收割了,有些稻子還黃澄澄的,在田間等著要收割,我們在電光社區跟寶媽潘寶瑩,還有黃瀚,也不算新手爸爸,但是他有帶著森森,molly他三歲的兒子,現場一起來接受訪問,首先就先請寶媽還有黃瀚來介紹一下自己。

寶媽:大家好,我是電光社區發展協會的執行秘書,我叫潘寶瑩,大家都叫我寶媽,寶媽的意思呢就是覺得希望像一個母親一樣,在這一個社區上面,去帶動所有的事情,也希望所有的人來到電光之後,能夠感受到那樣的家的溫暖

黃瀚:大家好,我是日出禾作的負責人黃瀚,主要的話在社區裡面鑽研稻作生產跟咖啡吧檯的經營,主要的話是希望說透過品牌的行銷跟經營,促進地方和諧跟合作,這是我們品牌經營理念,今天帶著是我的大兒子,森森,他現在三歲。

Q1:進來關山鎮電光社區,如果我們在網路上面爬梳,大概很有名的就是今年已經要到第九年的雷公火劇場了,剛才我們在節目開始之前先聊,寶媽說這樣一路走來真的很不容易,當然這個起源除了在社區,寶媽經營還有跟黃瀚還有太太的努力都很有關係,一路走來就很辛苦,每一年都在想說今年到底是不是還要辦,那就先請寶媽還有黃瀚還有森森幫我們介紹一下雷公火劇場,這個今年已經要到第九年了,今年大家如果想要來看的話,是不是有機會,還有這整個的緣起,跟我們要傳達的一些理念,跟社區發展到底帶動了一些什麼樣的影響,是我們非常好奇的問題。

寶媽:電光的戲說雷公火呢,最早剛開始其實我們從社區長輩口耳相傳,這樣子的一個歷史延續下來。因為剛好在102年的時候,我們剛好有經營社區關懷照顧據點,在站上的時候透過跟長輩聊天,更清楚的了解到這個雷公火之役這樣的故事存在。為了要課程變得更有趣,我們就跟社區長輩說,那如果這樣的故事我們把它用演的好不好,於是乎就在課堂上面跟長輩開始玩起了戲劇遊戲,把這樣一個歷史文化故事,用肢體戲劇去演繹的方式。

剛開始只是在課堂上面演,開始覺得說如果我們可以拉到稻田裏面去,那應該不錯喔。剛好這個時候我覺得一個社區在經營的每個階段,老天爺都會送你禮物,在那個時候來了一個北藝大要寫碩士論文的青年,它的名字叫勳平,當時其實他來電光,他想為了他的碩士論文做一些研究,就是指藝術在社區會發生什麼。

當時其實他想的就是一些藝術創作,他就想如果他是畫畫,如果他帶著大家一起來畫畫,那是不是就像是完成一個作品。可是透過在課堂上面總是在跟社區長輩聊天互動的時候,他突然意識到,如果要畫這個畫,是他自己的畫,還是社區居民想要畫,於是乎我們就把它變成一個行動,把從老人家那裏聽來的故事,變成一個行動藝術。所以我們兩個就一起,帶著長輩在田裡收割完稻子之後,就演了這個戲說雷公火,這個其實雖然只有社區長輩演出,可是從場佈、活動的辦理是需要全部的居民大家一起動起來的。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就擾動了所有居民的一些想法,進入一個社造的一個概念。

在這個戲劇當中,我們最原來只是想傳達歷史的一個紀載,可是在戲劇演出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了很多事,除了歷史文化的紀錄以外,也看見了飲食。

社區長輩在演戲的過程當中,他會告訴我們說,欸我們這個打勝仗的時候我們要有食物喔,會有哪些食物出現,所以我們就開始一年一年不斷的更新,從歷史文化故事的紀錄,到看到飲食文化的出現,到加深去跟長輩去問這些歷史文化故事,以及飲食文化的記錄面。就發現,原來整齣的戲劇可以代表整個電光阿美族從兩百年前到現在完整的一個紀載,所以今年其實是第九年了,我們也非常歡迎對於這樣歷史文化故事,而且是用全族語演出,阿美族語,它更代表了這個族語文化的傳承跟延續。對於這樣的一個歷史故事,有興趣的朋友都歡迎來到電光,跟我們來一起參與這個戲說雷公火,日期是在12月19日,本來是每年的12月的第三個禮拜六,因為今年剛好遇到公投就順延一天,我們其實每年都固定12月的第三個禮拜六,但是今年改在禮拜天了。

那你可以幫我們回憶一下,第一年看到參與的過程,我覺得很想要知道欸,寶媽講了也是一個梗概,從那時候還是大學生回來,參與的,記得什麼或是這個故事,然後你參與的角色是什麼,可以幫我們介紹一下嗎?

黃瀚:那時候因為還在念大學,可是主要是自己對社區事務跟部落參與這一塊比較有興趣。所以期間只要社區有大型活動,或是豐年祭的話,基本上我都會跟學校請假然後回來參與,那時候也沒有長時間待在社區裡面,所以工作分配都是臨時在活動前一天臨時安排。可能會有一些打雜的、搬運東西,或者是說去跟前跟後,看有沒有誰需要幫忙就去做,自己又喜歡拍拍照,就做了很簡單的影像紀錄,就拿著自己的數位相機,做錄影做拍照這樣子。

嘉琳:所以你九年前還在大學,你念的是哪個學校哪個科系?像我們在社區裡面跟你的年齡階層,它是會跟我們部落裡面的年齡階層,大家會投入這樣子的工作嗎?你會跟你的弟兄們大家一起來加入這樣子的社區工作嗎?

黃瀚:那個時候的話因為我們阿美族的年齡階級,所以在動員上都是以年齡階級為一個單位在做籌組,我出席的話就是會跟住在部落的年輕人詢問說,有沒有意願出來參與,不會去用強制性,都還會是以個人意志為優先。大家其實對於這樣的事情都是持樂觀的態度,也覺得說一年除了豐年祭以外難得這樣的大型活動,出一點人力然後出來幫忙是沒有問題的。其實大家參與意願還滿高的,是好在有年齡階級這樣的一個組織架構,在人力上,目前社區是還算有辦法去做調度的。

接下來可能會遇到說到他們這一代,我們小孩子這一代都是少子化,所以可能到他們那個時代要做事的時候,人數會有很大的問題。以後會需要很多小志工,像隔壁富里鄉穀稻秋聲一樣,他們就需要很多志工去幫忙,我念那個明道大學的精緻農業學系,當初其實去念大學是為了要留在家鄉裡面生活。

嘉琳:所以你的腦袋當中你想清楚了,出去求學是為了學會了什麼東西之後,回來家鄉。

黃瀚:對,就是東部其實不外乎觀光業跟農產業,台東沒有重工業,所以我弟弟他們當初都是學機械的,他們都在北部生活。之前啦,然後我就想說留在台東,我對去人家飯店工作也沒什麼興趣,那家裡有田地,耕作好像是另外一條自己比較能接受的出路,所以才選擇讀農。

跟我們多介紹一下日出禾作,用日出禾作這樣子一個品牌據點,怎麼在社區的投入好不好?

黃瀚:其實在這個品牌最初比較單純是賣米,品牌名稱就是單純想要成立一個品牌,去做品牌行銷跟賣。

品牌名稱就是取電光的舊地段名日出,禾作的話就是互助合作,取我們的那個產業名稱稻禾,阿美族的農耕文化裡面,換工是很重要的一個生活的一個態度,禾作才會在我們的品牌名稱,就是希望阿美族傳統農耕社會的互助合作的生活態度。

久了之後發現其實很現實的,單靠一個產業加上我家不是大農戶大地主,也沒有大型機器設備,家裡也不是農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如果白手起家來講的話,我只靠一個產品一個產業來去做品牌行銷,其實是非常吃力的,才會變成我跟我太太一邊是兼職的狀態,一邊拿兼職的錢去養品牌。同時我們又要去開發其他的專長,我就另外也有開了咖啡廳,推廣電光咖啡。社區又會需要解說員,我就出來做導覽解說員,之前的話我這三年期間還有在外面兼職做農業無人機的業務員,所以還要在外面跑業務。

嘉琳:這樣聽起來,為了要回家,你必須要斜槓欸,還有滿多斜槓要做的,剛才在另外一邊的寶媽食堂看到說滿多咖啡的,然後你也在經營這個coffee bar一個工作,咖啡會變成很重要的一個產業,還是它是一個農產品,或它是一個加工品,是讓你跟別人對話的一個機會。

黃瀚:當初本來我其實自己只做咖啡萃取,農友他們生產品質很好的咖啡豆,豆子也是他們烘好過來的。

不過因為咖啡在我這幾年學習萃取跟去其他咖啡廳跟其他咖啡廳交流,其實發現烘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如果說控制不好烘焙的話,其實萃取端它要花更多的心思去做試驗跟調整。農友有時候烘來的豆子可能會跟上一次烘的不太一樣,就是前一批後一批,或者是隔了一段時間再來烘的時候,多少會有一點不同。對於我們來講,我們就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做,很多的成本去做測試,也不是說農友的品質不好,只是說有一些細節的掌控,可能他們還沒有抓的這麼精準,才會變成我現在連烘豆都試著在做了。

所以來我吧檯喝咖啡的饕客,他們都是喝自己烘焙的,當然也有一些我自己萃取的就是我堅持用直火烘焙,去帶出更多的香味跟甜味,跟比較沉厚的口感。

分享

相關社區名單

臺東縣關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