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遊吧】有意識地認識自己吃下的魚

前言:本文為「EP6|洄遊吧:讓吃魚變成一件又潮又永續的事」podcast節目下半集之文字摘要。


嘉琳:這個週末我們剛好有跑到內湖,妳跟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有一些合作活動,幫小朋友們辦「小小魚達人」的活動。除了像這個超商、便利商店之外,你們還跟哪些單位展開不同型態的合作?

洄遊吧其實在創業的這幾年來,我們其實也發現,在做食魚教育的推動這一塊,當然不是只有我們自己做,我們希望也可以透過跟橫向單位的合作,來去做一個更大的食魚教育推廣。

我們其實在一開始創辦的前期,就跟花蓮市公所,我們承辦花蓮市公所的「海是生活節」的系列活動。花蓮市公所這系列的活動,也是希望可以讓更多花蓮在地人,不是花蓮市的人,去更認識花蓮,因為我們其實就是全台灣所有的縣市裡面,我們擁有最長、自然的海岸線。

我們那時候開始協助花蓮市公所,包含「魚達人來帶路」,我們邀請到七星潭跟花蓮市區這些不同漁業的料理職人,那他們去 cross 不同的,像是海洋紀錄片拍攝的導演,還有一些不同背景的職人,他們去透過,像是這些職人的分享,然後到七星潭在地魚類的一些觀察跟認識,到由這些料理的職人去料理在地的、非常豐盛的海鮮,讓大家去品嚐。

在跟花蓮市公所合作的這一個系列,我們其實也在思考說,怎麼去透過比較有趣的方式;而不是說,像過去大家在講食魚教育,可能都是比較無聊,或是看紀錄片,或是像這種上課的方式;而是去透過這些專業,或是他們其實是一線跟海互動的職人,他們來去做分享。那怎麼去透過,像是料理職人的專業,去把我們台灣自己本身的魚,再去做更好的一個展現跟發想,在做料理的這一塊。

另外一個案例是,我們也有跟像是統一超商的好鄰居文教基金會。

我們在創立的第 2 年,就很幸運跟基金會一起攜手合作。在超商門市那邊,我們就特別為統一超商規劃一個「小小魚達人」的這一個合作。

這個合作活動的教案,我們其實前面也要很謝謝基金會跟超商同仁,我們真的是跟在地的區顧問跟店長,一起在門市裡面去做開發跟發想。那整個活動內容其實就包含我們一起去了解在統一超商裡面,有什麼是販售魚類的製品?那這些魚類的製品,有哪一些是本地魚?哪一些是進口魚?那在這些魚類裡面,其實很常見,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其實就是「鰹魚」。那牠也是跟洄遊吧,我們所在的地方,花蓮七星潭,牠也是我們在地非常有特色跟很重要的一隻魚。

所以透過「鰹魚」的認識,去展開一系列後面,大家對於日常生活中魚類製品的了解。那這一塊,也是我們跟統一超商,在 2019 年開始在花蓮的門市;在 2020 年在台北的門市,那到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在思考說可以怎麼去做成是 ibon、線上教案的一個開發。那它其實不是只有在門市裡面可以操作,在家裡面也可以操作;那實際來進一步跟鮮撈的產品做結合。

洄遊吧,其實我們在透過像這樣子不同的產業,不管是私的或是公有部門的一個跨域發想,希望可以把食魚教育的這個概念,不是說只有在花蓮七星潭,在台灣的其他地方也都可以發生,持續地來去做推動。

那另外,我們也有跟花蓮很多在地學校單位的校外教學來去做合作。因為我們在這邊,我們是離產地與海非常的近,所以我們自己在推動食魚教育,比較多其實是學校的校外教學直接到產地這個地方。那我們其實會針對從最小幼稚園的小朋友,到最大是大學生,或是像是碩士生;那也有本籍跟外籍的。我們去透過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去做食魚教育的教案合作與開發。

像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他們就不會是真的要去動火或是動刀,他們可能就是用包裝、魚類的觀察等,比較簡單的方式;那比較大一點的長者或是比較成熟的,我們可能就會透過像是一些教案的互動,或是可能像是工作坊的形式、五天四夜的活動規劃,讓這些大學生的年輕人,他們可以透過實地地在這個地方,不管是住,或是跟在地漁民、漁村的人來做溝通,他們可以實際有一些透過案例的發想、議題的討論,實際來去探討七星潭這個社區會發展出來什麼樣的問題;或是透過他們的創意、創新,去剪一支像是行銷的影片、開發一些素材。

這個部分我們是跟中山大學的學院的西灣學院,來去做像這樣一個食魚教育的推動。

嘉琳:洄遊吧已經走過第一個五年,現在已進入第二個五年。在妳的規劃藍圖當中,未來妳想要走出怎麼樣的計畫?那已經發展好的行動方案,請妳跟我們分享一下。

紋綺:洄遊吧其實在現在推動這 5 年多來,在食魚教育教育的推動,其實前期比較是針對市場端這邊,就是怎麼去跟一般社會大眾去談食魚教育這一塊。那當然在這一段溝通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不是只有在花蓮七星潭這邊來去做食魚教育。

台灣其實就是一個海島,在不同地方的沿海岸線的漁村、漁業的產業,比較友善的捕撈方式,其實都有它自己在地的一個特色,所以在七星潭這個地方,我們是做一個商業模式的印證,那我們其實也希望可以把像這樣的一個概念,再去做更多地方,跟在地青年去做一個交流跟分享。希望把台灣,我們在地的這一個食魚教育,或是我們這個海島上面特殊的海洋資源,去跟在地的,或是可能國外來的朋友...。

因為台灣其實非常的幸福,我們是位在熱帶跟雅熱帶地區,那我們又有黑潮跟親潮,我們其實相對於其他海島國家,或是可能大陸國家,我們所擁有的海洋資源真的是他們沒辦法看到的。那怎麼去讓台灣可以成為是,我自己希望啦,它是一個全世界,我們可能在做海洋資源的認識,可以是一個 hop ,大家其實來到台灣,除了像珍珠奶茶,或這邊的農田農地,「海」的這一塊其實也是一個,我們怎麼去介紹台灣自己在地特色的一個很重要的。

所以在之後的下一個五年,那除了像這一塊的拓展,我們也希望不是只有單純在市場方的一個食魚教育的溝通,我們希望也可以真的回溯到一級的生產者端。

這一年來,我們開始在「商品」的這一塊,我們希望也可以依循著像是有機農業這樣子的一個概念。如果今天大家對於我們所吃的東西、所吃的魚,我們其實會有概念地、有意識地去選擇到底牠捕撈的方式,哪個是比較友善、可能沒那麼友善,我們可以去透過像是比較高於大盤收購價的一個收購方式,跟這些比較友善捕撈漁法的業者做合作,提供他們有一個可以比較適合銷售通路的管道,那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或是原本傳統捕撈的漁法,他們可以轉做,或是投入像這樣比較友善捕撈的一個漁法方式,所以從「生產者」端,這也是洄遊吧我們自己在未來的下一個五年,我們希望可以跟生產者這一端,可以再進一步的互動跟合作。

透過生產者的合作,跟消費者端的溝通,食魚教育這樣子的一個推廣,去把整個食魚教育的模式,不是只有單純市場端,也包含產業端的連結,是可以有比較大的、實際的改變與推廣,在未來的下一個五年。

嘉琳:在這一個食農+的節目當中,我們一共走訪 20 個農村社區。很有趣的是,我們接收到的訊息,就有四個是跟海洋、跟漁業有關係;而且我們也發現到說,這四個社區或是這四個企業、組織的靈魂人物都是女性,就像紋綺妳是洄遊吧的創始人、是靈魂人物,沒有妳的話,洄遊吧不可能有現在的面貌。那對妳來說,在一開始投入這樣子的一個食魚教育跟農村發展,妳覺得身為女性有沒有什麼樣子的優點或是缺點?主要的挑戰是什麼?妳會給後繼者、其他的年輕人想要投入這樣子的使命當中一些什麼建議?

洄遊吧其實我們在核心的夥伴,就是前期的夥伴,一直到我們去年新進的唯一的男性,我們其實基本上公司全部都是全女性。其實蠻多朋友會問我說,那我們這群女生,我們在傳統的漁業的產業裡面互動啊,我覺得我們其實很幸運耶,我們這一群女生,就是.....。但真的都是女生當男生用,就是我們其實也要扛魚啊、殺魚啊、然後拖,或是爬上爬下,去做像水電這些裝潢;這些女生等於是男丁在用這樣子。

我覺得還蠻感動是,我們在現場,我們這群女生,可能就是在比較傳統的漁業的男性裡面,他們看到「欸連這些小女生,她們都這麼認真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有時候,一些阿伯,他們看也會覺得很捨不得。

其實很有趣是,我們在現場有時候在帶一些活動,漁村的阿伯都會說:「啊女們女孩子好好的,啊沒有去找一個老公、嫁一個老公,做那麼累要幹嘛?」這樣,是真的,就是會在漁村裡面跟這些漁人去做互動。那他們有時候看到其實是捨不得,捨不得其實比較多。他們會看到:「哇~她們真的這麼認真。」那他們怎麼去協助,或說可能可以幫一下、可以問一下或什麼,我覺得那其實是在七星潭這一路走來,在這個社區或在這個產業,那其實是讓我很感動,或是大家可能會想說,可能女性在男性的傳統產業工作裡面會是比較有歧視啊或什麼。

但是其實在前面這邊,可能我們也很尊重大家,我們在辦的每一場活動,也都會跟在地的這些,不管是漁場的老闆,到漁撈長,到台籍或外籍漁工,我們也都會希望是讓他們可以知道說我們是在做什麼事情。因為我們在做這樣的事情、食魚教育的概念推動,單靠洄遊吧是沒有辦法,它是需要透過跟在地的產業、人,大家一起去推動,所以其實在女性的這一塊,也要很謝謝他們對我們的照顧。

那當然有一些會是傳統漁業的一些禁忌或是像是上船,那當然我們就是要依循傳統、漁人古早的這些規範。我覺得其實在像這樣的一個互動、互助、互相理解跟了解,這樣的一個前提之下,我覺得其實後續會有比較更緊密的推動,這都是可以協助地方,或是我們在像這樣的理念打造,一個很棒的結合跟推動。

其實在回到花蓮七星潭去做洄遊吧之前,我在營運模式這一塊,其實就已經有先做初步的規劃;因為在這 5 年多來,我們有機會跟台灣在地不同青年做互動,其實會發現,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我們不會缺乏創意,或是我們對於台灣這塊土地,或是周邊這些海洋,就是這塊島嶼的環境的熱情。但是,我覺得還是很重要,就是我們在面臨到理想的推動,跟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後面怎麼去支持實際讓你可以持續穩定地存活下去,這很現實,就是怎麼把你這樣的概念去做新的推動,在於營運模式、商業模式的這塊,其實很重要。

那商業模式這塊,當然不是說只有單純 to C,就是 to 人,那我們當然也可以有政府單位的合作,to G,或是 to B,跟企業單位的合作。但我覺得還是要回到很核心的是:「我們怎麼去有一個可以自給自足跟永續經營的一個模式,去讓我們的理念可以持續來去做推廣?」

因為像,其實一開始只有我自己,到後面開始有一個團隊,所以我們其實在做像這樣的一個營運....。以前我可能只要擔心自己有沒有飯吃,或是下一餐可能在哪邊;但是現在開始是有一群年輕人支持你的理念,所以會開始要負責的不是只有你自己,而是一個團隊,我們在做像這樣的事情。

所以還是回到,到底那個實際可以讓你持續營運的那個模式,我會覺得是要先想好跟規劃好的,那其實還是可以讓你去把你的理念,跟你想要做的事情,才可以持續地去做一個推動,因為回到地方、回到現場,其實有非常多沒有辦法預期的困難,譬如說像今年、去年的 covid-19,這其實是很多都沒有辦法預期到的,那其實會耗損掉我們的熱情。所以那個東西其實是,我們都有像這樣的一個準備,那它其實才可以去讓我們把我們想做的事情可以持續。

分享

相關社區名單

花蓮縣新城鄉